42
近期房價高漲,新建案公設比居高不下,造成民眾實際使用面積與購買面積落差甚大,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更被視為影響居住正義的重要議題。繼內政部於2024年2月提出「虛坪制」改革草案後,雖因建商反彈與社會疑慮一度停擺,但內政部近日終於傳出好消息!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日前明確表示,政府將於今年內針對「虛坪制」改革提出明確方案,為長久以來備受爭議的住宅面積問題劃下句點。這項消息無疑為許多期待居住正義落實的民眾帶來一絲曙光,也代表政府積極回應民意的決心。
這項改革方案在2023年即已開始研議,2024年2月提出的草案,主要著重於「停車空間」與「容積計算」兩個面向。草案內容包含將法定停車空間改為「專有」,並調整容積計算方式,例如將一般電梯改為免計容積項目,以及設定管委會空間總容積上限為1%,不得超過100平方公尺(約30坪),以避免公設比過度膨脹。
- 改革重點一:停車空間專有化:將停車空間計入實際使用面積,讓民眾更清楚了解實際可使用的空間。
- 改革重點二:調整容積計算方式:針對部分公設,例如一般電梯等,將其排除在容積計算之外,有效降低公設比。
- 改革重點三:管委會空間容積限制:設置管委會空間總容積上限,避免公設空間過度擴張。
然而,由於建商的利益考量以及社會大眾對於改革方案的疑慮,內政部在2024年2月提出的草案一度停擺。董建宏次長也坦言,改革之路並不容易,但政府仍將持續與各界溝通協調。
董建宏次長強調:「虛坪改革將於今年給出明確答案。」政府將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推行改革方案,預計設置年度分界點,以降低對市場的衝擊,避免造成房地產市場劇烈震盪。他也提到:「雖然改革之路不容易,但虛坪問題已成為居住正義的重要議題,政府將持續與各界溝通,打造更合理、公平的住宅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使用權住宅的改革,因牽涉到財劃法,內政部表示仍需進一步評估與討論。
此項政策的調整,不僅攸關建商利益,更直接影響著廣大購屋民眾的權益。這場關於居住正義的改革,其最終結果將如何,值得持續關注。這是一則即時新聞,我們將持續追蹤報導最新進展,敬請鎖定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