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近期北台灣房市持續低迷,2024年12月的成交量更創下新低,讓許多專家憂心忡忡。根據住展雜誌最新數據顯示,指標建案每週平均成交僅0.8組,此數據甚至低於2021年6月疫情三級警戒時的0.9組,顯示目前房市寒冬的嚴峻程度,遠超乎疫情期間。
低迷的成交量並非單一區域現象,而是遍及北台灣各地。台北市文山區、新北市中和區、三重區、土城區,以及桃園市龜山區、大園區、觀音區等地,都感受到這波寒流的衝擊。許多建案銷售冷清,讓建商們倍感壓力。
這波房市低迷的原因錯綜複雜。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12月的預售市場上演供需極端背離詭譎戲碼,需求面在12月表現如同天氣寒流來襲,買盤進入冬眠…」 他更指出:「議價率從2024年3月一路維持1成以內,房價顯然回不去…近期桃園議價空間逼近1成,為北台灣各縣市最高…」
除了買方觀望態度濃厚,需求下降外,大量的待售建案也是造成此現象的主因之一。截至12月底,待售建案數量高達1073案,創下2024年5月以來新高,其中桃園市部分重劃區情況尤為嚴重。儘管12月預售推案量超過千億元,新成屋市場也推出7百多戶新案(創2022年6月以來高點),但低迷的買氣導致去化困難。
- 供需失衡:建商先前規劃的案量持續釋出,加上買方觀望,導致供過於求。
- 央行打炒房政策:政策的影響,讓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 季節因素: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也影響了購屋民眾的決策。
桃園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劉守禮則提到:「桃園今年交屋量大,但目前還沒發生大量違約出現…央行這波打炒房政策來得快,就像突然預告下個月公務人員薪水打85折,太過突然…」 此言道出建商的無奈,以及政策對市場的衝擊。
住展雜誌的數據顯示,12月指標建案每週平均來客組數僅16組,整體市況風向球分數為4.22分,創下歷史最低。 陳炳辰分析,新的一年已有大案預告即刻推出,但能否成為亮點仍有待觀察。 這場房市寒冬何時結束,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這份報導是基於2024年12月的最新數據,具有高度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