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台灣2023年商用不動產市場展現驚人活力,交易總額飆破172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這項令人振奮的數據,反映出台灣經濟的強勁韌性,以及特定產業的蓬勃發展。
根據宏大國際資產統計,工業地產及廠辦交易額佔整體交易額的七成,達1279.5億元,其中工業地產交易金額更逼近千億元大關,來到964.1億元,刷新歷史紀錄。這股熱潮,主要歸功於科技業的快速擴張。
誰是這波交易熱潮的推手呢?答案是科技巨擘與金融機構的積極投入。台積電以171億元購入南科廠房,台壽保則斥資137.49億元取得桃園航空城土地,樸永及海悅更聯手以131億元購入芙蓉大樓部分持分。這些金額都突破百億元,充分展現市場的強勁買氣。
- 科技業擴廠:AI概念股的崛起,帶動台積電、輝達、超微等科技巨頭積極擴充產能,成為推動工業不動產交易的主要動力。
- 壽險業投資:壽險業者看好工業不動產的租金報酬率,積極投入投資,也進一步推高市場交易量。
- 企業自用需求:電商、物流產業的持續成長,帶動企業對廠辦、商辦的需求,也成為市場交易活絡的重要因素。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表示:「台積電、輝達、超微等AI大廠訂單持續暴增,帶動高科技業積極購地擴廠,加上電商、物流產業持續成長,且建商看好企業自用廠辦、商辦市場,三大因素推升下,今年全台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1721億元創新高。」他更指出,今年工業不動產已逼近千億元大關,「在商用不動產的五大產品類型中,近年仍以工業不動產最炙手可熱」。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產業都同樣受惠。受到國際觀光客來台人數減少的影響,飯店業營運狀況相對低迷;而零售業則面臨電商興起帶來的衝擊,買氣相對低迷。
展望未來,2025年,隨著科技產業持續發展,預期廠辦、商辦的成交量將持續放大。這份最新的市場數據,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也為未來商用不動產市場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