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台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對勞動市場造成巨大的衝擊,這已不再是危言聳聽。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預測,2070年台灣人口將銳減至不到1500萬人,這個數字令人怵目驚心。這項預測,也直接點出了台灣即將面臨的嚴峻挑戰:勞動力短缺。
出生率下降的衝擊,在各行各業都已產生明顯影響。與12年前的龍年相比,台灣出生人數銳減七成,這個數字充分說明問題的嚴重性。這也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人必須工作到更晚的年紀才能滿足社會需求,甚至可能延續到80歲。
在餐飲業,我們能清楚看見這股浪潮。65歲的蘇先生,依舊負責著餐廳會館的巡檢維修工作;66歲的黃小姐,則持續在婚宴會館擔任會計。他們的故事,並非個案,而是反映了台灣社會普遍的現象:越來越多的高齡人士選擇或被迫繼續工作。
- 高齡勞工的現況:根據餐飲集團管理部協理謝偉鼎的說法,目前中高齡勞工(50歲以上)在餐飲業的占比已接近兩成,這個數字正逐年攀升。
- 業者因應之道:面對勞動力短缺,業者開始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導入AI科技,例如AI服務員,便是其中一種嘗試。此外,調整薪資和工時,以吸引更多中高齡勞工加入,也是業者們正在努力的方向。
- 專家學者的看法: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副秘書長顧上鈞及文大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等專家學者也提出,政府應積極考慮鬆綁法令,引進更多外籍勞工,以彌補國內勞動力不足的缺口。
2025年,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2028年,人口紅利將正式消失;而根據預測,2049年台灣總人口將跌破2000萬人,2070年更僅剩1497萬人,其中15到64歲的青壯年人口將減少920萬人,65歲以上人口占比更將超過20%。1998年到2098年出生的人,未來很可能需要工作到80歲才能滿足社會需求,這項預測,值得我們深思。
少子化問題不只影響台灣,韓國、加拿大等國家也正面臨同樣的超高齡社會挑戰。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各國共同努力尋找解決方案。 這篇報導,希望能藉由呈現高齡工作者的生活現況、業者應對策略及專家學者的分析,讓讀者更了解台灣社會面臨的挑戰,並共同思考可能的解決之道。 這是一篇及時的報導,關於台灣迫切需要面對的人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