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預售屋施工進度超前: 打亂了原本的資金規劃,造成提前且加大的付款壓力。
信貸還款壓力: 雖然暫時緩解燃眉之急,卻加重了每月的資金支出。
育嬰津貼中止: 突如其來的變故,進一步加劇了資金的不足。
股票投資套牢: 投資風險未被有效控管,造成額外損失。
近期臉書理財社團版主「三明治先生的理財筆記」分享其購屋過程中的資金危機,為時下許多民眾敲響警鐘,提醒大家預備金及風險意識在理財規劃中的重要性。 這是個及時的案例,值得我們仔細探討。
「三明治先生」在購屋後,雖然還有80萬元的儲蓄險可以解約應急,並計畫以信貸支付裝潢費用,卻因預售屋施工進度超前,導致分期付款壓力提前且加大,迅速消耗資金。 他坦言:「其實我的方向沒有錯,只是因為房子蓋得比預期快,導致資金出現問題」。
意外的資金壓力 不僅來自於房貸,還包括信貸還款、育嬰津貼中止以及投資股票套牢等因素,讓他的資金流動性急劇惡化,一度陷入財務困境。 他感嘆:「如果當時再有什麼意外,我可能就撐不住了」。
最後,「三明治先生」透過申請青年首購貸款210萬元以及五年的寬限期才得以緩解財務壓力,逐步償還信貸。 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早期對自身財務能力的過度自信,忽略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三明治先生」分享,他早年未曾窮過,對資金運用較為隨性。 如今,他認為投資與財務管理中的很多決定難以單純用對錯來評判,而是需要在連鎖效應中逐步調整與應對。 他將自己的學習比作「摸著石頭過河」:除了每一步踏得穩,也需要觀察哪邊的水比較淺,避免因一次失足而被大水沖走。這是一個警世的經驗,提醒大家在理財規劃中,務必謹慎評估風險,並建立足夠的緊急預備金。
這個真實案例凸顯了緊急預備金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對突發狀況時,風險管理與多元資金規劃的重要性。 希望「三明治先生」的經驗能讓更多人重視理財規劃,避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