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向來是房市傳統旺季,然而今年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日前指出,2023年農曆年前的房市表現為「旺季不旺」,南北市場冷熱不均,呈現明顯的兩極化發展。這則即時報導將深入探討其背後的原因以及未來房市走向。
根據中信房屋內部統計數據顯示,12月份全台房屋交易量較上月成長約4%,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卻大幅減少約31.8%。此數據顯示出市場的疲軟。更值得關注的是,六都的表現更是呈現明顯差異。
- 北北桃地區:台北市、新北市和桃園市交易量雖較上月有所增長(分別為13.6%、6.6%和12.9%),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大幅下滑(分別為38%、28.4%和37.1%)。張世宗總經理分析,這與政府政策利空逐漸消退有關,買盤開始回溫,但仍未恢復到上半年的水準。
- 中南部地區:台中市、台南市和高雄市交易量則呈現月減和年減的態勢(詳見下表),顯示民眾觀望情緒濃厚,交易量持續低迷。
張世宗總經理表示:「農曆年前本是傳統房市旺季,但今年在銀行房貸限額和央行打炒房之下,卻呈現出旺季不旺的狀況。」他進一步指出,這與央行持續實施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以及台灣經濟成長速度放緩息息相關。 銀行端的房貸緊縮,使得購屋民眾的資金取得更加困難。
「在剛性需求的驅動下,台北、新北、桃園的交易量分別呈現6.6%-13.6%不等的成長…至於中南部…購屋民眾仍選擇繼續觀望…也導致中南部的交易量持續下滑。」張總經理說明,中南部房價過去漲幅驚人,許多民眾選擇觀望,期待市場進一步修正。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央行在第四季理監事會議選擇暫停第八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台灣央行在第四季理監事會議選擇按兵不動…讓不少民眾和業者都鬆了一口氣。」張總經理表示,雖然政策暫緩,但銀行資金壓力仍持續存在,「目前銀行房貸水位仍相當吃緊…因此預計到明年上半年,銀行資金壓力仍會持續存在…交易量恐難以顯著回升。」
展望未來,張世宗總經理預測,由於銀行資金壓力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交屋潮等因素,明年上半年房市難以顯著回升,甚至在2025年前,房市仍將面臨挑戰。「建議現階段的購屋民眾還是要以自住需求為主要考量…」他提醒有意購屋的民眾應審慎評估自身財力及需求。
地區 | 12月交易量月增率 | 12月交易量年減率 |
---|---|---|
台北市 | 13.6% | 38% |
新北市 | 6.6% | 28.4% |
桃園市 | 12.9% | 37.1% |
台中市 | -16.2% | 33.3% |
台南市 | -11.7% | 31.7% |
高雄市 | -5.7% | 30% |
整體而言,目前台灣房市呈現複雜的局面,南北發展差距明顯,短期內仍將持續面臨挑戰。這份報導提供了一個客觀的市場分析,讀者需自行判斷並做進一步的了解。